中共天津市委信访办公室 天津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

导航
【寻找“最美信访干部”系列报道之七】平凡铸就辉煌 点滴彰显伟大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1-04-05 09:00
【编者按】按照国家信访局关于开展第二届寻找“最美信访干部”活动的要求,天津在全市信访系统进行了广泛发动和深入寻找。为弘扬时代新风、讲好信访故事、激发广大信访干部工作热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信访新媒体平台特开设【寻找“最美信访干部”专栏】,持续宣传一批扎根信访事业、担当“为民解难、为党分忧”职责使命的先进典型事迹。

20年,弹指一挥间。20年,他伏枥于办理一件件群众来信中,他疾驰于督办一个个重要信访事项中,他穿梭于接待一位位信访群众中。他没有同犯罪分子厮杀搏斗的惊天动地,没有指挥交通的飒爽身姿,但他却拥有的是视他如亲人的信访群众,收获的是汇聚千言万语的感谢。他就是天津市公安局督察审计总队一级警长姚远。他从警20年来,始终坚守在公安信访岗位上,累计办理群众来信50000余封,接待群众10000余人次,督办查办重要事项3800余件。秉承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理念,他情系百姓、情牵工作、情铸初心,通过信访接待工作把公平正义送到群众身边、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上,在平凡中书写着辉煌,先后荣获“天津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荣誉称号一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荣获市局嘉奖四次。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信访工作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的办理和每一起事件的处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每个信访干部孜孜不倦的追求。“公正爱民、为民解难”也正是姚远同志20年来的工作遵循。 20年来,姚远同志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初心,带着深厚感情办理每一件信访事项。2008年9月,杨女士来信反映离异后,因孩子探视问题与前夫发生争执后,前夫持刀将其划伤,要求依法处理,保护母子安全。字里行间,姚远同志深切感受到一位母亲在看不到自己孩子时的痛苦与无助。经与办案单位了解情况,她的情绪极不稳定,之前多次上访,还曾到非访地区滞留后被劝返。姚远同志敏感意识到这起信访若处置不当极易引发极端案事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他当即和杨女士取得联系,推心置腹释法明理、疏导情绪,做到法理情并重,4次深入派出所督促迅速依法查办案件。在信访人居住地大力配合下5次接待信访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对信访人落实帮扶救助款,成功化解该起不稳定信访事项,赢得了信访人对政府的拥护和肯定。 姚远同志始终怀着深厚感情做好日常工作,以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出发点,对信访人反映的每一个问题,认真分析思考,问诊把脉。来访人姜大娘,反映其子因吸食冰毒被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二年,现在执行中,大娘见到公安民警仿佛见到了久违的亲人,眼泪瞬间而下,哭诉道:她丈夫病故,家中经济收入只有退休金,负担房租同时还要为儿子偿还债务,生活十分拮据,她还患有糖尿病,行动不便,生活起居都需要儿子照顾,请求将儿子的强制隔离戒毒变更为社区戒毒。看着姜大娘满脸的泪水,姚远同志的心也在流泪,他耐心安抚后立即查阅相关规定、熟悉强戒流程,并将相关情况上报,先后2次深入戒毒所沟通,3次组织职能部门进行研究会商,经不懈努力圆满为信访人解决了实际问题。姜大娘步履蹒跚地来到市公安局,千恩万谢,热泪盈眶地说“感谢姚警官,感谢公安局,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啊”。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姚远同志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秉持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工作理念,为老百姓解决了一件件急事和难事,换回来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感恩。 在20的信访工作中,姚远同志以日常接访办信等基础业务为出发点,注重探索规律,总结经验做法,着力把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在早、化解在小、处置在萌芽状态,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预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信访工作“晴雨表”“反光镜”“试金石”的作用。在信访改革中,姚远同志以开拓创新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先后调研起草了《天津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的实施办法》《分类处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实现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地有序导出,解决了困扰基层多年的“出口不畅”问题;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姚远同志充分发扬斗争精神,运用“信访+督察”工作方式,整理起草了《天津市公安局信访责任倒查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案件评查工作的意见》,以及《领导接访阅信及包案化解工作制度》等10余项长效工作机制。通过责任追究、评查评估倒逼基层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善于捕捉日常来信来访中的信息,提供意见建议给相关单位改进工作。群众来信反映的户籍等相关问题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2019年1月,居民窦某某给市局来信反映某派出所民警违规将其户口注销,要求恢复。姚远同志在阅信中及时发现线索,立即联系来信人详细核实,撰写来信摘要呈报市局主要领导阅批。经调查,来信人反映问题属实。随后,派出所向信访人致歉说明情况并为其恢复户籍信息。针对该类问题,姚远同志向相关部门下发信访建议书,督促相关部门开展了“疑似死亡人员户口注销‘回头看’工作”,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姚远同志在工作中注重成果转化,善于归纳分析,依托多年办信接访工作经验,先后整理了《办信工作流程规范》《日常接访五要素》等经验做法,并撰写《浅析如何提升办信工作质量》《“信转访”现象的调研与思考》等调研文章在公安部信访网站上刊发推广。 信访岗位工作的20年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姚远同志积极参与并圆满完成多起专项任务。从2003年天津市公安局开门接访,到公安部“抓打强促”三年治理,从“大起底大攻坚”到“百千万、去四访”,都有姚远同志忙碌的身影。“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2020年正月初五,一直加班戒备的姚远同志突发急性心梗,紧急手术进行心脏支架,领导和同事们都让他多休息几天,可他心里挂念的是即将验收的“百千万、去四访”专项工作,牵挂着等他接待的一位位大爷大娘,还有那需要办理的几百封来信。手术25天后,他不顾妻女不放心地叮嘱,毅然返回到热爱的工作岗位,投入到紧张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和全国“两会”安保维稳工作中。 在国家信访局开展的“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活动中,姚远同志全程参与,从研究方案、起草文件,直到督办研究、宣传报道,全力推进专项工作良性开展。坚持在“事要解决”上狠下功夫,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三到位一处理”的工作原则,会同属事单位在找准问题症结的基础上,区分情况、因人制宜、因案施策,大力推动“事心双解”,保证“案结事了”。坚持每周调度进度、每月通报情况,带领督办专员组成督导组,分片包干、带案督办、个案研究、重点会商。仅最近三个月,姚远同志就深入16个分局、38个派出所进行督导,行程近3000公里;接待群众50余次,召开研究会8次。截至目前,国家信访局交办的1560件信访积案,已经化解749件,化解率达48.1%,提前完成既定工作目标。戴某某信访事项是一起长达四年的“钉子案”,戴某某反映她因经商资金周转困难,于2016年向张某借贷360万元,在戴某某不能按期归还的情况下张某持转账流水等证据将戴某某告上法庭,法庭判决张某胜诉,戴某某随之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张某虚假诉讼,后经公安机关甄别不予立案,检察机关也予以维持。案情很清晰,但戴某某就是不理解,持续不断地上访申诉。专项活动开展后,姚远同志多次登门走访听取诉求,还协调其工作单位一同做疏导工作,从案件实体讲到信访程序,从工作收入讲到家庭和谐,在姚远同志的真情感召下,戴某某从一开始的抵触不见面慢慢转变为敞开心扉积极配合,彻底打开了心结,这起长达四年的信访积案圆满化解。 “只要组织需要我,我情愿把一生奉献给公安信访事业!”这是姚远同志历经风雨却始终践行的人生誓言,也是20年在信访岗位坚守的铁骨壮志。这20年,他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信访干部的忠诚,谱写了“人民信访为人民”的壮丽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