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时间: 2022-11-03 17:38
缩小 放大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云南民族大学因党而生,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学校诞生在新中国民族工作的生动实践中,发展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近年来,学校加强党对铸魂育人工作的全面领导,探索实践出一条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路。


坚定主心骨,党的领导与铸魂育人同向同行


一是领导范围的全覆盖。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和巩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严格执行“正职监管、副职分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成立了11个党委专门委员会,加强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


二是办学治校的全方位。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的各个方面,聚焦本科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教育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改革,真正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内涵发展优势。


三是铸魂育人的全过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设计学科、教学和管理体系,形成“从入校门到离校门,无时不有”“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无处不在”的一体化育人格局。把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创建功能型党组织37个,党员示范宿舍1000余个。


把好育人主方向,思政工作与民族团结相融相合


一是探索实践“123456”思政模式。上好“第一课”,每年党委书记、校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迈实“两大步”,紧扣团结、进步两大主题,争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示范。建强“三支队伍”,打造以全国高校思政课课题组首席专家为带头人的专家团队,班主任和辅导员团队,熟练运用新媒体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搞好“四个结合”,把思政课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结合起来,把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线上正面舆论引导与线下民族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打造“五个阵地”,以思政课主阵地为引领,民族文化阵地、党员示范阵地、社会实践基地、“互联网+”教育阵地分别从不同角度发挥育人功能,形成育人合力。抓实“六大融合”,把团结进步理念融入管党治校全方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师生日常,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融入学生培养,把民族干部培训融入服务民族工作的重要日程,把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融入国家战略,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格局。


二是构建“多元融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体系。近年来,学校探索实践“多元融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体系,先后获得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畅通课堂主渠道,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联互通


学校厘清思政课程“主渠道”与各门课程“一段渠”之间的关系,让思政课程成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源头活水。思政课突出教学第一课堂、激活课外第二课堂、占领网络新课堂、用好社会大课堂;学校党委班子每半年参加1次思政课集体备课;实现马克思主义学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层次全覆盖;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组织员和心理咨询教师,设立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专项岗位津贴;开发教、学、管、测、评“五位一体”的“思政智慧平台”,积极推广思政慕课、雨课堂、微课堂。


课程思政做到“六有”:专业有特色、课程有品牌、课堂有氛围、讲授有风格、教师有榜样、成果有转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政治方向、育人方向、文化认同高度一致,思政课程引领示范,课程思政各显神通。


掌握阵地主导权,舆论引导与阵地管控并举并重


意识形态阵地,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主流思想不壮大,领导权、话语权就无从谈起。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学校既抓舆论引导,又抓阵地管控,完善主动发声机制、过程引导机制、贴近渗透机制,坚持做到“五个一”。


  • “团结一条心”,打造具有云南民族大学特色的“三位一体”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垒起思政教育阵地。


  • “举起一面旗”,擦亮办学底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促使“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在学校成为风尚。


  • “划出一条线”,严管教材、课堂、论坛,要求教师政治有底线、教学有要求、学术有规范。


  • “守好一段渠”,建好、用好、管好网络阵地,做到“早知情、早出招”。


  • “践行一个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教室、宿舍、网络、心灵等空间。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云南民族大学将努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