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

工作动态

【寻找“最美信访干部”系列报道之一】老马奋蹄三十载 耕耘信访践初心
来源: 天津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1-03-01 09:15
【编者按】按照国家信访局关于开展第二届寻找“最美信访干部”活动的要求,天津在全市信访系统进行了广泛发动和深入寻找。为弘扬时代新风、讲好信访故事、激发广大信访干部工作热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信访新媒体平台特开设【寻找“最美信访干部”专栏】,持续宣传一批扎根信访事业、担当“为民解难、为党分忧”职责使命的先进典型事迹。

有人说“信访工作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但在蓟州区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四级调研员、复查督查科科长马永东同志看来,只要心中始终装着信访工作“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初心使命,就没有攀越不了的高山、就没有跨越不了大河。凭借着深深的为民情怀和对党的绝对忠诚,马永东同志在平凡的信访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年。三十年来,他先后接待过上访群众6万多人次,直接处理过5000多起信访案件,组织参加过300多次协调会,许多积压多年的问题在他手中得到解决,许多久访不息的案件在他手中得到化解。因出色的工作业绩,先后获得优秀下派干部、普法先进个人、包村工作先进个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区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市信访系统优秀接谈员等多项荣誉,2019年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


01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


1990年,马永东同志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法系,主修法律专业,1990年12月参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到信访办工作之初,他把郑板桥非常有名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抄写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怀揣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信念,开始了信访部门“第一民情监测站”的工作。

马永东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接手的案件,那是城关镇西北隅村村民董某,因为宅基地和邻居发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不仅互不相让、大打出手,甚至双方各自扬言不按自己的方案解决,一路把官司打到北京去。马永东和土地局、城关镇政府等相关人员,亲自入户调查,查看双方当事人的宅基地使用情况,耐心劝解,摆事实讲政策的同时,又以发生在安徽桐城六尺巷“让墙诗”的典故“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为蓝本劝解疏通,多方细致耐心地做思想工作,最终董某和邻居不仅相互让步,矛盾圆满解决,甚至在当地传为美谈。

不过在马永东心里,有那么一点的失落,这些琐碎的婆婆妈妈的工作,和自己当初的“做大事,做好事,做正确的事”的宏愿相比,多多少少有些差距。工作之余,他多次找老同志谈心,虚心地向他们学习、请教,又钻研信访流程、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等文件,逐渐领悟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都是关乎老百姓民生的大事情。解民难,化民怨,惠民生,暖民心,是一件光荣而神圣功在千秋的大事业。

2019年4月份,有人通过人民网给市长留言,反映渔阳镇杨树毛污染环境,存在火灾隐患等问题,接到该信访件后,马永东同志没有因为案件小而忽视,树毛现象为自然原因等搪塞信访人,而是积极联系所属镇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实地调查,发现在此季节,柳絮、杨树毛乱飞等问题,在该镇不同路段确实存在后,与相关领导,镇信访办主任等座谈,一起商讨解决方案。首先是村保洁员加强沿线路段的清扫和巡查,其次是镇政府的环卫部门专门购置了洒水车,对该路段进行洒水处理,消除火灾隐患,又与交通部门沟通协调,建议杨树、柳树逐步更换,以彻底根除絮毛满天飞的问题。当把这样的解决方案回馈给信访人时,信访人连声说“满意,非常满意。我为你们的工作点一万个赞。”正是这些数不清的“一万个赞”,它们好像台阶一样铺在马永东信访工作的路上,它记录着群众的赞誉和肯定,承载着五千多起信访案件的辛勤汗水,也记载着他的矢志不渝、甘心奉献。


02

恪尽职守担使命 春风化雨润无声


每个人的工作,都好比西西弗斯推着石头上山,每天早晨艰难地推着巨石攀上山顶时,无论你怎么努力,巨石终会从手中滑落,一路滚到谷底,我们只好走下山来,重新推起巨石攀在通向山顶的路上,直到它再次从我们手中滚落谷底,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工作就这样陷入永无止息的重复之中。哲学家从这个故事中读出生命的荒诞和无助,而马永东不仅没有在工作中显出一点的疲惫和倦怠,却从中体会出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坚守,即使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每天也有不同的,也总有那么一两件特别艰难曲折的。

那是几年前的一天下午,信访办简陋的办公室里突然被20多位操着外地口音的农民工“包围”了,个别工人情绪非常激愤,办公室一时间充斥着剑拔弩张的氛围,随时都可能酿成一起恶性的群体上访事件。马永东接到案情后,一方面春风化雨地安抚对方的情绪,老大哥一样跟工人们打着比方说,你们来这里,就好比病人到医院看病,咱们先慢慢地了解病情,找到病根、病源,咱们再找到治疗这种病的大夫,按方抓药,事情总会能得到圆满解决的。这一席话,说得几个工人笑了起来,原先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就和缓了。原来,这是些河南来蓟的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在建筑工地打工,工程承包方一直以各种理由拖欠工人的工资,如今达到五十万元之巨。经过和工程总承包方渔阳建工集团以及分承包商等单位了解,主要原因是工人和承包方在工程量、工人出勤天数和工资计算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双方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了解情况后,向主管领导汇报的同时,马上请建委、人力社保局、渔阳建工集团及分包商等相关“大夫”到达现场一起接待,大家一方面耐心地宣讲政策,一方面实地核算工人的工程量,出勤天数,计算出每个人的工资额,经过反复地核对、协商与沟通,终于在次日凌晨三时许,各方面就工资总额达成了一致意见,签订了工资协议书。看似推到山顶的石头,本着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悲天悯人的情怀,马永东并没有放手,又和分包商等单位一起积极协调、调动资金,当次日早晨9点,工程承包商把五十余万元的工资发到农民工手里时,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到工人们送来的锦旗时,面对所有的荣耀时,马永东谦虚地说:“我只做了每个普通信访人应该做的事情。”


03

凝心聚力干事业 奋犁信访践初心


工作30年以来,马永东同志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固本培元、凝魂聚气,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这个信访大集体,集体的进步和发展,才是第一位的。2008年马永东主持信访科工作以来,他带领全科同志,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先后参与制定和完善了联合接访、月例会、信访听证、信访事项三级终结等一系列制度,2010年到2012年间,由他牵头对全县30余件信访事项进行了依法终结。2018年,他向信访办党组建议实施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制度,区信访接待中心采纳了他的建议,聘请了法院退休法官参与信访接待,接受上访群众法律咨询,为上访群众答疑解惑,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解决诉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对应依法进入诉讼程序、不属信访业务受理范围的事项,马永东并不是简单地一推了之,而是站在信访人的角度,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该依法转送的及时转送、该协调解决的积极协调解决,同时耐心细致地做好来访群众思想疏导工作。2018年5月的一天,他正在接待室接待来访群众,一位中年妇女急色匆匆闯了进来,经了解,信访人为了让自己的二孩接受城里良好的教育,用多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交首付并贷款在城里买了套房,本来购房合同上的交房日期是3月份,可是到了5月份开发商仍迟迟交不了房。这本来属于房屋买卖纠纷,开发商违反购房合同延期交房,信访人可以到法院起诉开发商并要求其支付违约金。但当时正赶上孩子入学报名,因为没有房本学校不收,时间很紧,信访人无暇去法院起诉。于是信访人找到开发商,开发商说是环保治理,政府让停工的,延期交房与他们没关系。投诉无门,信访人这才来到信访办上访。望着心急如焚的家长,马永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延期交房是小事,孩子上学可是大事,千万不能耽误。他按相关程序完成录入、转办后,耐心安慰信访人别着急,当场通知区建委、教育局信访办人员到信访办召开协调会。转天,他再次协调区建委、教育局主管副职领导和开发商召开协调会,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后来,经过协调教育局,又协调信访人,双方都相互让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方案就是开发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速度,因信访人在盘山景区附近开超市,教育局负责先安排孩子在官庄镇就近入学,待交房后第一时间安排孩子转入城区就学。2019年初,信访人的房本办下来了,孩子也转到城关二小上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30年的信访工作岗位上,马永东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导向,认真办理每一件信访事项,做到能当天办的事情当天办、能马上办的事情马上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并始终坚持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掰开揉碎地把政策解释好,解释到位,对憋着气的,面对面坐下来,听他们发发牢骚、撒撒气,最大限度消除他们的对抗心理、过激情绪;始终坚持维护权益与帮扶解困相结合,对于诉求不合理但是生活却又困难的,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扶解困,在就业、医保、社保甚至住房等方面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倾斜和照顾,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多年来,马永东同志就是这样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被信访群众亲切地称为“马信访”、老百姓满意的“好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