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别胸前,百姓装心间,责任擎在手,重担扛在肩。她有忠诚履职、清正廉洁的最美形象;她有敬业奉献、不忘初心的最美情怀;她有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最美担当;她有为民解难、巾帼不让须眉“铁娘子”的最美赞誉。她就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负责人、四级高级法官赫连建敏。作为一名基层法院干部,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认真履行涉诉信访工作为民解难、为党分忧职责使命,在信访岗位上赢得了信访人的高度信赖和组织的充分肯定。自2011年1月正式扛起信访责任以来,她坚守平凡信访工作岗位十年如一日,接待来访群众4680人次,处理信件近2000件次,深入一线协调处理信访事项100余次。先后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好法官”、天津市滨海新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荣立天津市人民法院系统“个人二等功”,被评为天津市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01 缘起——她有一颗为党分忧之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每个人的形象都是从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塑造出来的。“赫连建敏适合做信访工作,而且能做好信访工作。”这是组织上的肯定,也是她多年来在工作实践中凭借一颗为党分忧之心结出的硕果。2006年冬,塘沽徐州道小区内一幢六层居民楼自来水管道不明原因漏水,致使18户居民无法用水。期间居委会协调多次未果,群众采取集体上访手段反映诉求,并一纸诉状将多方告上法庭。赫连建敏受理案件后及时勘验现场,因小区管道老化,年久失修,拆改六层的管道难度极大且工程费用极高,同时还要经过左右相邻单元内18户居民以及一楼正在营业的3家底商同意和配合。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赫连建敏没有退缩,多次耐心细致地与居民、租户反复沟通,并请来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商议,最终确定在正常营业的底商内进行拆改施工的最佳方案。赫连建敏立即带着施工队驻场,冒着零下十多度的严寒连续施工48小时,终于在年三十为18户居民接上了盼望已久的自来水。看着居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赫连建敏也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赫连建敏初次感受到信访工作的责任重大、价值所在。她在完成审判工作的同时,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审判全过程,坚持法、理、情统一,用真情办案、用真心化解矛盾纠纷、用公心赢得群众信任,并得到组织的充分肯定,2011年1月,组织上正式任命她负责法院系统信访工作。
一程风雨,一程阳光,一路奋斗,一路收获,是一年又一年的无悔付出和一个又一个的点滴故事,铺就了她信访工作征程。她待人亲切,身为女性,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责任与担当,被赞誉为“拼命三娘”。十年来,为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无数个夜晚,她以单位为家,在办公室伏案梳理信件,研究法律法规,陪信访人拉家常;为了使上访群众能回家吃上年夜饭,她一次次奔波在岁末寂静的夜色中。“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一名信访工作者,要让信访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赫连建敏经常这样说。
2011年初,因王某诈骗案,30余名受害人集体上访,在接待过程中,她被围攻、被指责、被谩骂,但她从不退缩,以对党负责、为党分忧的忠诚,用最大的耐心和真诚,跟信访群众面对面释法析理,心贴心深入沟通交流,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将众多受害者的情绪安抚了下来,事情也得到了妥善解决。没有真心的付出,换不来群众真心的谢意,赫连建敏的朴实,让老百姓真切地体会到信访工作者最美的一面。信访人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多次以“家宴”形式诚邀,都被她一一拒绝。被拒绝后的信访人在得知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消息后,又到处收集治疗偏方,采摘蒲公英等野生植被,他们只有一个心愿,希望这位为民解难的“铁娘子”、为党分忧的“好法官”能够永远健康,多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
02 担当——她有一颗为民解难之心
为群众排忧解难胜自己腰缠万贯,正是这样的誓言信念,支持着她抵御种种诱惑,忍受方方面面的误解,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成为了一名业务精通、品德高尚、作风过硬的优秀信访干部。信访工作一头是党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一头是群众利益诉求得以解决的期盼,是社会维稳的前哨,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它没有鲜花簇拥的热烈,也没有英雄凯旋的辉煌,有的只是群众寻求帮助的渴望,对法律不解的疑惑,甚至是无理取闹时的指责与谩骂。作为信访干部所行使的职责就是“用真情擦干一双双流泪的眼睛,用真心抚慰一颗颗受创的心灵,用真爱舒展一张张欣慰的笑脸,用真诚弹出一曲曲和谐的琴声”。赫连建敏这样说着也在默默地这样做着。
2016年2月,原告刘某某诉称被告丛某某与其相处5年,丛某某以将来在一起生活为由,向其索要现金用于开店和买房,刘某某先后给付丛某某现金48万元。后丛某某以双方不适合在一起为由提出分手,并承诺所欠刘某某的48万元在双方分手后一次性还清,但却至今未还,于是刘某某开始起诉,但均败诉。该案经过“三审一抗”法律程序,均维持原判决驳回的结果。2016年12月-2017年3月间刘某某多次到最高人民法院上访,期间信访人刘某某又因被房东终止租赁房屋,导致情绪异常激动,两会期间,刘某某以结束生命为要挟多次与工作人员发生对峙。易怒、偏执、对社会不满、有报复心理的刘某某,于2017年3月30日晚17点在市高院对面商业楼顶出现过激行为,双腿悬垂于楼檐外,身穿白色罩衣并用红色颜料在衣服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冤”字。赫连建敏得知情况后同市高院的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现场,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耐心劝解,刘某某于22时10分从楼檐处主动回到天台,一起极端行为事件被得到有效制止。5个小时在平日的信访接待可能不算什么,但此时的赫连建敏却是子宫切除手术后刚刚回到工作岗位,刺骨的寒风、长时间的站立使她的身体变得极度虚弱,因这一事件也让她留下不能久站久坐的后遗症。
2014年7月,一个19岁的小伙子万某,因琐事与他人发生口角,被殴打并被匕首连捅数刀,经鉴定,万某躯干部的损伤为重伤;肢体的损伤为轻伤;万某外伤致肺叶部分切除。因为赔偿问题,万某母亲多次上访,于7月23日做出跳桥了结生命的极端举动,并疯狂叫嚷要用死来解决问题。事件引发天津电视台都市报道栏目组现场录制,多人围观,影响重大,赫连建敏第一时间奔赴到场,经过长达7个小时耐心劝解、疏导,最终与公安人员一起将其解救到安全地带,极端行为被有效制止。但在接下来的接访过程中,万某母亲一家三口高声谩骂,情绪极其亢奋,一度失去理智,并多次抽筋昏迷,一家人还不断采取头撞墙、咬舌、滚躺在闸门下、滞留、绝食等极端手段相威胁。对此,赫连建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方面对其极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一方面针对万某急需较大治疗费用的问题,积极为其申请救助款先行垫付执行款,用于解决现实困难。在她千方百计地努力下,最终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万某及家人一边对自行过激的行为道歉,一边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承诺本人及家属不再就同一事由以任何形式到任何单位或部门上访。
03 责任——她有一颗无私奉献之心
立案庭是一个百人大庭,任务十分繁重,正是本着对工作的执著和热爱、信念与坚持,让她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审判席上,她释法说理,定纷止争;调解室里,她情理法结合、春风化雨。诉讼服务大厅的改造她亲自参与设计布置,在社区、在企业、在街道、在学校、在矛调中心,从春暖花开、烈日炎炎到秋风瑟瑟、大雪纷飞,都留下了她奔波忙碌的身影。赫连建敏始终坚持“涉诉信访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延伸”的工作理念,她注重与各级部门之间的协调,注重案件分析研判,针对个案的不同,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处理方式,大胆尝试一切能够息诉罢访、案结事了的好方法,有效地化解了存在不稳定因素的信访案件,真正做到了倾听问题耐心真心,记载诉求认真细致,答疑解惑真诚实在,竭力使来访人接受合理的建议和意见,采取合法途径维护合法权益,确保群众反映的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2020年立案庭全年网上立案31221件,“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收案15526件,委托调解2666件,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听10580人次,评估鉴定收案1147件在全市法院系统名列前茅。她高度重视社会关注的群体性纠纷,诉前妥善处理案件137件,化解涉诉信访705件,坚持做到依法处理与人文关怀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