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

工作动态

【寻找“最美信访干部”系列报道之六】融冰化雪送温暖 解难扶困传真情
来源: 天津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1-03-26 14:34
【编者按】按照国家信访局关于开展第二届寻找“最美信访干部”活动的要求,天津在全市信访系统进行了广泛发动和深入寻找。为弘扬时代新风、讲好信访故事、激发广大信访干部工作热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信访新媒体平台特开设【寻找“最美信访干部”专栏】,持续宣传一批扎根信访事业、担当“为民解难、为党分忧”职责使命的先进典型事迹。


    信访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在这里,没有鲜花簇拥的热烈,也没有英雄凯旋的辉煌,但是,却有一位心系群众、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巾帼英雄,她一干就是15年,放弃无数个公休和节假日,化解了上千起信访案件,换来一方社会和谐。她就是西青区大寺镇信访办负责人宋广容。


1
像姐妹一样真心


    走上信访工作岗位后,“白加黑”“5+2”的工作节奏已成为她的工作常态,她身处基层一线,日夜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有人说,她干的是天底下最难干的活,但是她却用女性特有的柔情,让上访者怒气冲冲而来,高高兴兴而走。一些老上访户、“钉子户”把她当成知心朋友,主动帮她做一些“老大难”的思想工作,由“对手”变成了“帮手”。
    上访人李芳多年信访,问题长年得不到解决。该案移交大寺镇后,宋广容利用一切时机找她谈,给其温暖与关怀,利用庙会时机,请她逛庙会、请老中医为她义务诊断、治疗,在女性节日给其送鲜花、礼品。李芳讲:“小宋这人没把我们当成钉子户,而是像亲姐妹一样,真心实意地帮我解决问题,改变了我上访的思想”。自转到属地大寺镇直到信访事项彻底解决,李芳再没有到任何部门上访。信访事项化解后,宋广容还一直和她保持联系,经常沟通,一如既往地对其关怀和帮助,使得李芳内心非常感动,主动帮助镇里做其他上访人疏导工作。正是这种以情感促化解的方法,让大寺镇好几名老上访户主动解开心结,并开导其他上访人,有力促进了5起复杂疑难信访积案化解。


2
像女儿一样贴心


 “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谁也不会告状,没有解不开的疙瘩谁也不会上访。百姓找咱是对党和政府最大的信任,咱要对得起百姓,对得起这份信任。”宋广容能把平凡的信访稳定工作干得不平凡,源于她带着感情干信访,把来访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时时处处把群众冷暖牵挂心怀,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有问题找信访,成了当地群众的口头禅。


 2017年初,大寺镇某村村民吴老太太,将自己的房屋卖给了居民王军。不久,村里统一规划宅基地,因补偿问题,吴老太太来到了大寺镇信访办。情绪激动地吴老太太进门大嚷,说到激动处浑身颤抖、脸色发白,宋广容赶忙掏出速效救心丸,并叫人拨打120。到了医院,医生说需要做心脏支架手术,由于事发突然,老太太的孩子一下子拿不出钱来,宋广容毫不犹豫地用自己打算给儿子结婚买房子的钱,为老太太垫付了医药费,购买了营养品,帮助她顺利做了手术,现在吴老太太将宋广容当作她的亲女儿一样对待。


 像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十几年来宋广容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000余件,化解突出矛盾纠纷20余起,在处理信访过程中受过伤、挨过骂,但经她解决处理的案件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真正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事事有落实”。


3
像黄牛一样忠心


    正是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信访的热爱,凭着正义感和责任心,她一步一个脚印奋斗着,把青春奉献给了事业。每一次在重大会议,节假日期间,她都跟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有时是整夜工作,她没有说过一声累、一声苦。她还身兼数职,为落实禁燃禁放规定,带领执法队员从凌晨3点不间断巡查于各村之间,已经有3年没有和家人吃过除夕团圆饭。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兼任南里八口村第一书记的她,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急迫而又沉稳地安排好卡口测温、后勤保障、居家隔离、防疫宣传等各项工作,共计保障2200余名外来人口落实安全防疫和安全复工。在疫情期间,她为镇、村捐款捐物约2万余元,还在市司法局公证处作了自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公证证明,受邀请担任天津市遗体无偿捐献领导小组及医科大学眼角膜捐献领导小组副组长。先后荣获天津市第四届杰出青年卫士、综治先进工作者、平安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她带领的科室连续多年荣获文明科室、先进集体等各种荣誉,为维护大寺镇的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纷繁群众事、甘苦寸心知。她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自己拧在了最需要的地方。从信访工作中找到快乐,从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用青春与热血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用智慧和本领为构建美好社会贡献力量,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勇于担当的信访好干部。(文中群众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