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公平公正地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如何解决村庄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如何推进村民自治工作?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郭家沟村凭借“红色议事厅”找到了答案。
“红色议事厅”议事制度是由郭家沟村党支部牵头,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以村两委为骨干,全体党员和村民共同参与的村庄自治模式。在“红色议事厅”中村干部与村民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大家坦诚相待,一起坐下来议事论事。村民们既可以在“议事厅”中解决邻里之间的小摩擦、小矛盾,也可以为村庄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了维护村庄和谐稳定,增强村民遵规守法观念。郭家沟村在“红色议事厅”中制定了村规民约。由村两委召集村民,在议事厅中,大家各抒己见,共同制定了郭家沟村的村规民约,将爱国爱党、环境整治、邻里团结、村内资产情况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制定完成后,将村规民约发放到各家各户,供村民学习,作为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规范,并深入践行。在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村规民约也作为一项解决村内问题的重要依据和根本遵循,从源头上减少了村民之间矛盾纠纷的产生。
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郭家沟村积极招商引资,与外来资本天津市陶陶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在景区打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郭家沟村依托“红色议事厅”,成立了由村书记、支部委员、党员、群众代表和村民组成的十人调解工作小组,专职负责解决村中发生的各种矛盾纠纷。
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村民的坟地问题。郭家沟村部分坟地依山而建,大多都是在显眼的地方,与郭家沟村“最美休闲乡村”的定位严重不符,从远看去很影响村庄美观。在企业与村民初步沟通后,村民对企业的迁坟方案很是不满,双方关系一度恶化,村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为推动村庄的发展,同时也兼顾村民的个人利益,调解小组成员分头行动,与双方进行沟通。
“家里的坟地一直在这里,我不愿意迁走。”“他们过来跟我们谈迁坟的事,给的搬迁款也不多,邻村当时迁坟比咱村给的多不少,分明就是不重视咱们村。”
“大家的情况我都知道了,这个迁坟啊,是为了咱村之后的发展,人家到咱这来旅游,老远望见个坟地,换谁也不舒坦呀。这以后发展起来了,大伙生活都好了,好日子也都来了。回头村里到时候给大家一块琢磨个地方,搬迁款的事我也记心上,找他们谈谈去。也希望大伙把眼光放长远,一块为咱们的美好生活努力。”“咱村村民也都希望村里好,也希望咱们公司理解理解老百姓,这个迁坟补偿也参考附近村庄的价格,一块跟老百姓商量商量。”
在调解小组持续的努力下,村民们对外来企业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主动配合村庄整体规划,企业也为村民提供了合理的补偿。在“红色议事厅”中,调解小组、涉事村民、企业代表达成了一致,决定由村委会牵头将各家坟地迁至村内公墓;企业参考临村迁坟补偿价格对涉事村民进行补偿;村民积极配合,于清明节之前全部完成迁坟工作。村民和企业代表对处理结果十分满意,并且签订了协议,村庄的发展也得以前进。
为充分发挥“红色议事厅”的功能,更加全面地解决群众难题,减少村庄矛盾纠纷发生,郭家沟村建立了一支红色志愿服务队伍。村民有难题、有需求,只要是在红色议事厅反映的问题,村庄都会安排志愿队伍上门服务。志愿队伍目前已经扩充至40人,队员们在水电修理、治安巡逻、宣传科普等领域各尽所能。自成立至今,已经解决群众问题百余件,得到了村民和游客的一致好评。
“之前村里的水电问题是个大问题,游客多的时候用水多、用电多,我这农家院经常停水停电,让来这玩的游客觉得不舒心。修水电的工人又不好找,从镇里来一趟又费时间又费钱,可让我挠头了。现在村里志愿队帮忙跟镇里协调了水电问题,又找专业师傅教了几个队员怎么修水电,可是方便太多了!”村民老王说道。
同时,郭家沟村为鼓励村民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建立了积分制度。由村两委对所有村民的志愿服务时长进行记录,获得的积分可以用于换购一些生活用品,并对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的村民进行公开表彰,提高了村民对村庄建设的参与感,让志愿服务从“单向输出”变成了“双向循环”。
“以前我们志愿队只有十个人左右,现在大家的素质都提高了,都不仅仅满足于赚钱了,更多的村民愿意主动参加村里的志愿活动。作为村党支部,也希望积分制度作为反哺优秀村民的一种手段,鼓励大家共同为建设更美丽的村庄做贡献,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驻村党务小贾说道。
郭家沟村通过打造“红色议事厅”,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表达诉求、解决难题的平台,更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发挥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展现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新时代乡村的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