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信访办:“网格+信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png)


织密服务群众网络,延伸信访服务触角,把信访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这是围绕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天津市信访部门向百姓做出的承诺。
今年雨季来临前,家住杨柳青镇广汇园10号楼顶层的业主李先生看着自家屋顶犯了愁。李先生家的房子因年久失修而漏雨,再加上家住顶层,每逢雨季就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他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但因种种原因,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后来,社区网格员邢冬凯在排查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利用手机录取信息,通过网格员代办程序向镇政府报告。接诉后,杨柳青镇立即协调区住建委和小区物业,研究制定了启动物业应急维修资金修缮房顶的工作方案,赶在雨季前帮助李先生解决了困难。
“没想到让我们家头疼了好几年的问题,这么快在社区网格解决了!”李先生同网格员邢冬凯说道。这件事也是如今推进网格员代办信访工作,在家门口为民解难的缩影。实际上,自从今年4月天津市印发《关于推行网格员代办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以来,这样的案例以及评价还有很多。津南区信访人刘玥通过网格员反映,咸水沽镇综合执法治理“小散乱污”力度不够,在拆迁重地仍有废品回收等脏乱差盈利性经营行为存在。经网格员代办,区执法人员现场核实后责令相关人员停止违法经营活动,并开展点位复查,对再次发现的违法经营行为加以制止,暂扣其活动工具,要求其立即停止经营。河西区信访人马悦通过网格员反映,河西区龙瀚南园小区门口路灯常年不亮问题。经网格员代办,河西区立即调查处理,明确了江林支路路灯属于新建道路配套设施,产权单位为天津市城投集团道路管网配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经工作,目前电力配套相关手续已办理完毕,江林支路路灯已正常开启。问题解决后,马悦表示对网格员代办工作很满意,感谢相关的工作人员。点连成线,线汇成面,一桩桩一件件让百姓忧心烦心的小事,却是信访代办的小小网格中的大事。
群众通过网上信访渠道说明网格员代办事项;网格员根据代办事项的内容和事权,有针对性地向国家信访局、市信访办或有关地区投诉;市、区两级信访部门对国家信访局转来或本级接收的相关事项,交转有关责任单位调查处理;各责任单位接件后第一时间与网格员沟通联系核实情况,做到简单事项立即办、一般事项提速办、特殊事项联合办,确定快办快结。
通知下达后,市信访办投诉办理处迅速跟进指导推动,各区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工作培训会,出台待办工作方案、实施办法和制度规定,创新方法,积累经验。西青区探索创建“一带、三联、四主动”代办闭环工作模式,建立信访网格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村居”。和平区采取“全体网格员提供线索,社区党委副书记带领司法社工具体负责”的工作模式。形成对代办工作日常指导、长效管理、定期考核的工作闭环,确保规范有序、高效运转。河西区以打造“代办搭台、群众张嘴、数据跑腿”新型信访代办模式,把网上信访代办工作纳入全区综合考核,确保信访代办机制取得实效。
从供水供电等日常生活类问题到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房屋维修等物业管理问题;从道路损坏、停车管理等市政管理类问题到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服务保障类问题,天津信访部门致力于以社区“小网格”撬动社会“大治理”。网格员代办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登记办理网格员代办信访事项2.3万件次,群众满意率达100%。
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矛盾、小问题”进行及时、妥善处理,让群众意见建议得到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和有效反馈。天津推行网格员代办机制,把信访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使信访矛盾化解在萌芽期,助力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助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吕兴龙、崔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