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边的“流动接访站”
.png)


近日,和平区信访接待大厅改造施工进入关键期,瓷砖打磨声嘈杂、装修尘土飞扬,室内接待被迫暂时关闭,但群众诉求的“窗口”始终敞开。
为保障服务“不断档”、群众“不跑空”,和平区信访办将“接待大厅”搬到路边,工作人员顶着风沙尘土,在接待大厅门口认真接待来访群众。这一特殊场景不仅成为街头一道温情风景,更生动践行了信访干部“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
在区信访接待大厅门前,区信访办工作人员以“导引图”明确诉求分类标准,依托“路线图”贯通受理转办链条,将来访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精准转送至对应职能部门,实现“受理-交办-办理-答复”闭环管理。“原以为装修会耽误事,没想到他们直接搬到路边办公!”一名来访群众因房产纠纷前来咨询,仅用10分钟便完成材料提交。她感慨道:“工作人员满头大汗还一直安慰我别着急,心里特别踏实。”
信访接待大厅因施工改造暂停使用,但为人民服务的“工程”永无止境。从“门内”到“门外”,变的是办公场地,不变的是“把群众当家人”的真诚,这份炙热下的坚守,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最朴素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