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基层报道

蓟州区杨津庄镇:联动化解风电项目补偿纠纷 保障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来源:蓟州区信访办 发布时间: 2025-09-11 15:53
缩小 放大 打印

编者按:在推进绿色能源项目落地的过程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补偿问题容易引发矛盾。蓟州区杨津庄镇在处置一起因风电项目地上附着物补偿问题引发的群体阻工事件中,快速响应,多部门联动,依法依规妥善化解纠纷,确保了重点项目按时建成投运,为处理类似信访矛盾提供了有益借鉴。

案例简介

5月初,信访人王某等数十人因对杨津庄镇30兆瓦风力发电工程中地上附着物补偿分配不满,在项目现场进行阻工,导致工程一度停滞。争议核心在于一块50亩承包地的树木补偿款归属,该地块在项目征用时承包合同已到期,承包人认为地上树木所有权应归其所有,并提出可支付占地费和违约金。而王某等村民则认为合同到期后村集体应收回土地,地上树木及相应补偿款应归村集体所有,并分发给全体村民。双方各执己见,矛盾激化,引发了群体阻工事件。

化解过程

事件发生后,杨津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方联动,快速响应,一线处置,最终化解矛盾。

快速响应,控制局面。第一时间召集公安干警、综合执法大队、综治中心、村镇办及包片包村人员赶赴现场,有效控制了事态。

搭建平台,现场答疑。在涉事村党群服务中心,迅速组织召开了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和阻工代表参加的协调会议。

专业联动,释法析理。各部门协同,从各自专业角度分析阻工事件的性质与后果。受邀参与的上仓法庭法官,从法律角度清晰阐释了地上树木的物权归属问题以及合同违约的处理办法。各部门参会人员针对现场代表和群众提出的疑问,进行了专业解答。

达成共识,化解矛盾。通过深入沟通和权威解释,与会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阻工行为的违法性,并就地上附着物的合理分配原则达成共识。阻工行为随即停止,工程得以恢复施工。

经验启示

此起群体阻工信访事件的成功化解,提供了以下启示:

一是快速响应是前提。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相关部门迅速到位,第一时间控制局面、搭建沟通平台,防止事态扩大升级,为后续妥善处置赢得主动。

二是沟通疏导是关键。组织利益相关方代表进行面对面沟通,专业部门现场答疑解惑,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理解,推动共识形成。

三是部门协同是法宝。面对复杂群体性事件和信访矛盾,公安、执法、综治、村镇管理、司法及基层组织等多部门必须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各部门共同参与,发挥专业优势,使解决方案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有效提升化解效率。

四是依法处置是基础。引入法官等专业法律力量现场释法,清晰界定权利义务关系,是解决涉法涉诉类信访矛盾的核心。用法律事实说话,让群众信服,是定分止争的根本。

此次事件的高效化解,不仅保障了3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区首个并网发电,更彰显了杨津庄镇在化解基层矛盾、护航重点项目中的务实作风和有效机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