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基层报道

用坚定和执着化解“天下第一难事” ——记宝坻区信访办副主任殷秀芳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9-19 14:38
缩小 放大 打印

编者按:全市信访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履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锚定信访工作法治化目标,用真心倾听群众诉求、纾困解难,以真情化解矛盾纠纷、温暖民心,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人生华章。按照国家信访局开展“最美信访干部”宣传活动要求,近期市信访办组织选树了一批扎根基层一线,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新时代信访干部典型,并通过天津日报、天津广播电视台等市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即日起,“天津信访网站开设专栏,陆续刊发信访干部典型事迹,让我们走进这些平凡的身影,感受身边榜样风采,汲取奋进前行力量!本期刊发宝坻区信访办副主任殷秀芳的典型事迹。

信访工作,被称作“天下第一难事”。对于信访工作者而言,他们要解开“终而不结、无限申诉”的信访群众心理疙瘩,其难度之大可见一斑。然而,宝坻区信访办副主任殷秀芳用22年辛勤耕耘,不仅让难事办妥,还让“天下第一难事”成了拉近干部群众距离、赢得老百姓真心点赞的好事。

18000余件信访事项在她手中得到妥善处理,其中,5500余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迎刃而解;她为1200余名农民工讨回公道,追回拖欠工资1100余万元……看到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不禁要问,殷秀芳是如何攻克“天下第一难事”的?从她一次次化解群众燃眉之急的具体实践中可以找到答案。

小区交付半年多,却迟迟没有接通燃气,生活的不便,让30多名业主一气之下上访维权。

面对情绪激动的业主群体,殷秀芳先是安抚,之后,用心倾听,她深知这30多名业主代表的是1143户业主,此事若是处理不好,影响千家万户的“烟火气”。

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正是因为从群众角度想问题,在接待完30多名业主后,殷秀芳立即启动“访调对接+多元化解”机制,召集包括区城管委、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街道办事处、开发商、燃气公司等相关部门开会,了解到不能接通燃气是因为规划审批铺设燃气管道的线路出现堵点,有一处必须跨越某单位约50米长的外围建筑物。

虽然问题的症结找到,但“难啃的硬骨头”又出现,如何才能实现“两全其美”?殷秀芳一次又一次到现场实地勘察,对照“安全距离”规定进行法律论证,寻求合理合法的解决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有了“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即刻施工,1143户居民家中燃气通了。

再见到这些业主时,不再是剑拔弩张,而是他们带着锦旗,向殷秀芳表达感激之情。

甘当群众的“出气筒”、做矛盾化解的“润滑剂”;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十年如一日为民解忧的初心,让殷秀芳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信访难题,与此同时,她还用暖心焐热一颗颗“冰冷的心”。

丈夫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远嫁天津无依无靠的年轻女子带着孩子生活。屋漏偏逢连夜雨,该女子又因遭遇车祸,右手手掌被轧断,急需看病钱,肇事方却以车辆有保险不肯垫付医药费,走投无路之下,该女子找到信访部门。

“真的是不想活了,可我还有孩子……”女子的哭泣声,还有她那已经化脓的手掌,让殷秀芳无比同情。但她没有简单“开口子”给钱,而是坚持“法律底线不能破、群众困难必须纾”的原则,为该女子申请开通了“法律援助+信访救助”双通道。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一次又一次跑医院,几次与肇事方见面沟通,释法明理。最终,医院同意先行垫付和减免部分医药费,肇事方也被殷秀芳打动,对她说:“冲您这份苦口婆心,我同意先垫付医药费。”就这样,一个困境家庭重拾生活希望。

“什么是信访?因为信任,所以才访。”这是殷秀芳经常说的一句话,为了赢得信任,矛盾在哪里,她就走向哪里;需求在哪里,她就把工作做到哪里。在化解“天下第一难事”的道路上,她风雨兼程、初心如磐。(记者 韩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