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基层报道

蓟州区上仓镇:“小中心”托起 基层治理“大平安”

来源:蓟州区信访办 发布时间: 2025-11-14 14:53
缩小 放大 打印

蓟州区上仓镇综治中心,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转化为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绘就了一抹靓丽的“平安底色”。

一、标准化筑基,“五有”打造治理枢纽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一个强有力的“指挥中枢”至关重要。上仓镇综治中心以“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全面筑牢治理根基

力量沉到一线这里不仅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更汇聚了7名镇级调解员、122名村级调解员,并培育了9名村级法律顾问和123名“法律明白人”,构筑起一支扎根基层的专业力量。

机制高效运转创新建立“一日一研判、三日一汇报”机制,重大事项直报党委,决策效率提升超50%。配套的“绿黄橙红”四级预警和“3-24-72小时”限时化解机制,确保了矛盾处置全程闭环、快准稳。

成效硕果盈枝。规范化建设以来,该镇矛盾纠纷化解率高达98.2%,群众满意度升至98.9%,信访总量下降25%,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网格化赋能,“末梢”感知激活全域

如何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上仓的答案是:织密网格。

全镇41个村级网格、199名专兼职网格员,构成了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他们日常巡查,前端处置,形成了“网格巡查—村级调解—中心调度”的三级联动机制,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响应群众诉求的“接诉即办”,向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未诉先办”转变。

案例见证速度今年5月,某村两户村民因堆放牲畜粪便引发激烈争执。网格员第一时间上报,综治中心迅速启动“橙色预警”,联合部门现场调解,仅用2天便依据民法典和村规民约促成双方和解。

数据彰显成效。今以来,网格员已前端排查化解纠纷317件,占全镇总量的53%,成为名副其实的“平安前哨”。

三、协同化作战,“1+N”凝聚共治合力

面对复杂疑难问题,单打独斗难免力不从心。上仓镇突破部门壁垒,构建起“1+N”协同作战体系,推动11个职能部门“常驻+轮驻+随叫随到”。

“三所联动”解难题整合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资源,实现优势互补。3月,一桩因政策变动引发的宅基地积案,当事人情绪激动。综治中心启动该机制,成立专班,在多次走访后,最终通过重新规划破解了当事人的建房难题,化干戈为玉帛。

“三室联建”优服务。镇41个村实现警务室、人民调解室、法律服务室联动,律师和驻村民警全覆盖,构建起“调处—咨询—防控”的一站式服务链。年初以来,已通过此新机制调处矛盾284件。

四、人性化服务,“直通车”直抵群众心坎

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为民服务。上仓镇综治中心将“解民忧、纾民困”为目标,把办公场所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一把手”督办建立“一把手直通车”机制,镇党委书记直插一线,督办复杂案件。在一起因光伏设备引发的采光纠纷中,党委书记亲自推动“设备改造+困难救助”方案,12天内便促成和解,展现了攻坚克难的决心与效能。

法理情融合在处理一起因停车堵路、树木归属引发的激烈冲突时,工作人员既讲清法理,也讲透事理,更融通情理,最终让双方握手言和,完美诠释了“案结事了人和”。

“矛盾中转站”到“治理枢纽站”,上仓镇综治中心通过规范化建设与机制创新,正悄然转变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引擎,为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上仓样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