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信访: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厦门市集美区信访部门紧紧围绕信访工作法治化总体目标,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努力打通“路线图”,不断细化办法措施,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信访工作依法依规高效运行。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以“赶考”的清醒和定力写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法治化“答卷”。
“小口袋”里的“大幸福”
“以前我经过这条路的时候都要来转转,看看公园建了没有。现在这个公园建起来了,老人小孩有了活动的地方,可都是我提的建议呀!”家住集美区集美街道浔江社区的陈先生自豪地跟大家分享他的经历。
浔江社区渡南路周边是集美的城中村,人口密集,分布着许多自建房和一些老旧小区,缺少休闲健身场所,孩子只能在路边玩耍,机动车和电动车来往穿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023年以来,集美区集美街道开展浔江社区大社城中村现代化治理,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宗亲代表会议、信访等渠道广泛征集群众建议意见。陈先生听说后,便主动到街道向信访工作人员建议在渡南路周围建个“口袋公园”。
陈先生的建议道出了附近居民的困难与心声,也与“城中村治理现代化”的理念不谋而合。集美街道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研。
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口袋公园”应该建在哪?因为浔江社区内人多地少车多,闲置地块非常有限。城中村办联合浔江社区经多次实地调研,发现渡南路4号附近的废弃点荒废多年,面积约365平方米,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易产生安全隐患。在此修建“口袋公园”,通过“见缝插针”式布局,既美化了环境,又为周边居民提供了相互交流、休闲游憩的便利场所。
为了提高“口袋公园”的设计水平,集美街道聘请厦门华旸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进行设计,并就公园的样式、色彩等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了周边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原本的设计方案中带有绿化以及健身设施,之后有居民反映,一方面绿化会导致蚊虫滋生,影响周围生活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因面积较小,活动场所受限,不宜添加健身设施,更大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居民们自由活动,热心的陈先生还提出预留部分空间来做停车棚。
最终,方案在经过了多方、多次的修改后得以确定,使得方案更科学、更接地气,更好地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需求。
公园开放后,市民们可以在这里聊聊天、拉拉家常,大人可以跳跳舞、打打牌,小孩在这里玩也很安全。公园逐渐改变了群众的生活方式,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空间,也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多个小区告别“飞线”充电
“这下充电就方便了,以前不得已从家里拉线出来充电,我都提心吊胆的。”集美区杏林街道宁海社区居民张先生对新建设的充电桩站点非常满意。
宁海社区有约13600户,辖区内有电动自行车数量超过10000辆,电动车上楼、楼道充电、飞线充电等情况时有发生。看到新闻里报道了电动车不规范充电引发严重安全事故,张先生等几位居民便来到了宁海社区居委会,反映居民对电动车充电的需求和对安全问题的焦虑,建议在社区内建设电动车充电站点。
收到居民建议后,杏林街道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到社区各小区入户走访。经过实地走访,发现宁海社区内建筑密度大,可用的空地资源少,没有适宜的场所建设充电桩站。杏林街道牵头宁海社区、相关小区的物业和第三方服务公司深入调研后,结合居民的建议,在辖区创新推出在市政人行道建设简易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的措施,建设充电桩点位22处,合计650米。辖区的联发杏林湾一号、万科金域华府、禹洲中央海岸、中海寰宇天下小区等外用地也陆续进行户外充电桩建设。
通过近半年的实践,杏林街道不仅为辖区居民建设了充电桩,还强化了对市政道路的疏导和管理,让辖区居民切实享受到了便捷安全的服务,有效解决了居民非机动车充电需求,也解决了非机动车乱停放的秩序问题,社区整体面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从居民的念想落实到实际,杏林街道认真走访调研,听民声、汇民智,创新社会治理措施,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生、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同样有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和有序停放问题的,还有集美街道岑东路142号小区。
去年3月15日,林女士到集美街道反映其小区楼间距狭小,没有地方停靠车辆,并且没有充电桩,很多人都“飞线”充电,恐引起生活安全隐患,建议能够加建停车棚和充电桩。
收到林女士提出的建议后,集美街道立即成立工作组进行研究分析。考虑到老旧小区空间有限,可安装充电桩的公共区域非常少,工作组会同社区工作人员到小区走访入户,逐一征求每户居民的意见,通过实地测量勘查,与业主代表共同商量并最终确定充电桩的安装位置,缓解了小区充电难问题。街道还结合小区改造项目在车棚内加装监控摄像头,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居民停车安全。
看着新建的停车棚,林女士非常满意:“方便省心,小区环境也美观了。”
邻里纠纷耐心协商巧化解
“邻居占了村里的地,还把我家房子的地基都挖坏了。”今年1月,家住侨英街道磁窑社区东山里的张先生急匆匆来到信访部门反映问题。
张先生称村民林某挖掘土层破坏其住房地基影响其住房安全,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帮助协调解决,维护其合法权益。
收到信访问题后,侨英街道磁窑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到东山里了解情况。
随后,工作人员多次分头找两家人谈话,了解了两家人的要求与想法,并依据相关规定做出解释,积极宣导解读政策法规,分析了有关法律关系和利害后果。
邻里纠纷错综复杂,宜解不宜结。社区工作人员认为应充分尊重两家人的意见,协商解决这一问题。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经过一段时间内的多次调解,两家人面对面耐心友好沟通,双方终于对此事达成谅解。村民林某注意了自己的行为,主动帮忙加固地基。张先生也表示邻里之间要多谦让,远亲不如近邻。
此后,事息人宁,双方没有再为此事发生矛盾。张先生更是于日前向侨英街道送去锦旗“为民服务 典范街道”,以表达对信访处置结果的感激。
集美区信访部门在接访办信中厘清责任、明确管辖、精准分流、精准转办,依法依规依程序办理信访事项,及时、多元、高效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同时,关口前移,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产生,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集美区将持续发挥好信访工作‘晴雨表’作用,继续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筑牢集美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集美区信访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网记者 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