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他山之石

济宁市兖州区:以“三关九策”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提质增效

来源:山东省信访局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8-05 18:01
缩小 放大 打印

今年以来,兖州区以“信访工作法治化提升年”为主线,积极探索在法治轨道上化解信访矛盾有效机制,围绕“三关九策”,高标准、系统性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向纵深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源头治理+规范受理 筑牢基层防线关

坚持敞开大门、领导带头和前端预防有机结合,规范受理办理群众诉求。一是建强“主阵地”,打造综合受理平台。升级改造区镇两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公检法司、信访、人社、教体、自然资源、住建、卫健等10个部门常驻中心集中办公,民政、妇联、市场监管、农业等部门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以随叫随到方式入驻。成立兖州区调解协会,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15个,调解专家库成员140余人。今年以来,区镇村三级排查受理办结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近2000件,群众满意率99%以上。二是落实“领导接”,推动疑难问题化解。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和带案下访制度,常态化开展“政法委书记公开接访日”和“区直部门公开接访周”活动。对疑难复杂的重点信访事项,明确区级领导或部门主要领导包案负责,一案一策,限时化解。今年以来,区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80批次,研究重点案件50件。三是前移“预警哨”,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发挥社区网格员、村居“五老”人员等群防群治力量的“前哨”作用,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台账,分级分类管理,力争化解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其中,新驿镇创新设立“学会调解室”,充分发挥调解员人熟、地熟、业务熟、情况熟的优势,迅速介入、积极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全镇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5%以上,有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精准办理+质效提升 攻破解题梗阻关

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以程序规范推动问题解决,全力提升办理过程及结果的信服度。一是深化前端会商,确保精准交办。制定完善《信访工作法治化实务流程细则》《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十不准、四严控、五提升”工作措施》等政策文件,重点对职能部门在推进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法治化中“应该做什么”“做不到怎么办”明确工作指引。对重点案件,局分管领导和业务科室每天会商,分清问题性质,明确管辖权限,确定办理责任主体,做到精准分流、精准转送。同时,会商研究处理途径,指导责任单位做好依法分类处理。二是优化答复反馈,实现群众满意。健全完善《信访事项规范受理办理工作细则》、案件办理预审和业务评查前置等全流程业务规范,在全区推行“主动沟通过程—见面反馈结果—及时告知后续”的“三步沟通法”,实现信访事项“查清一件、答复一件、确认一件”的闭环管理,有效增强群众信任感。今年以来,全区申诉求决类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在95%以上。三是聚力攻坚克难,推动难题化解。对信访突出问题全部落实领导包案、专班攻坚工作机制,为化解“钉子案”“骨头案”提供全方位保障,目前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交办的突出问题已大部分化解。

责任闭环+能力支撑 夯实制度根基关

坚持大抓基层、强抓落实,明确各方责任,树立履职尽责、失责追责的鲜明导向。一是强化专业培训,锻造高素质信访队伍。建立常态化、分层次、全覆盖的业务培训体系,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对区直部门及镇街信访干部进行多轮次培训,邀请市局业务科长围绕业务规范化办理和依法分类处理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实战能力,累计参训300余人次。二是做实风险研判,提升预警预判前瞻性。采取“老经验+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精准识别热点、焦点、风险点,动态监测评估重点领域信访形势,形成研判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和源头治理提供精准信息支持。三是拧紧责任链条,构建全流程闭环体系。制定完善“三函三书”实施办法,健全“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的责任闭环体系,完善督查督办机制,对不按规定受理、办理信访事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信访工作职责等行为,导致信访事项的发生,造成不良后果的,进行严肃追责问责。今年以来,已下发重点督办函、风险提醒函、复盘核查函等50余件,召开约谈会议2次,有效压实信访工作主体责任,推动业务能力改进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