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创新信访事项复盘评查机制 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
.png)


在信访工作实践中,不少地方存在着因程序不规范、责任不清晰、化解不到位等导致程序空转、案结事未了的问题,成为制约信访工作法治化提升的难点梗阻。为破解这一难题,潍坊市创新开展信访事项复盘评查机制,通过“全流程回溯、多维度评查、闭环式整改”,推动信访工作从“被动接访”向“主动治理”转变,从“经验办案”向“法治化办案”升级。今年以来,市级已评查重点案件285件、化解115件、停诉100件,并通过个案评查推动了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的系统性治理。
聚焦三个环节,构建全程评查体系
精准选题,靶向发力。坚持问题导向,覆盖所有信访形式,聚焦疑难复杂案件筛选评查,成立由市信访局主要负责人牵头,督查、网信、办信、调研、接访、复查复核等部门骨干组成的评查小组,明确分工和时限,制定“一案一策”评查方案。
多维评查,深挖根源。重点从程序、法律、责任、效果四个方面开展评查,通过溯源分析、交叉验证等,深挖矛盾根源,推动问题实质性化解。程序方面,对照《信访工作条例》及“五个法治化”要求,逐项核查受理、办理环节的规范性和时效性;法律方面,重点核查案件办理是否“于法有据”;责任方面,倒查部门履职是否到位;效果方面,以群众满意度为“试金石”。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信访人对办理结果的认可度,收集改进建议。
举一反三,闭环整改。评查后形成评查报告,列明问题清单、责任主体及整改建议,点对点反馈责任单位。对因政策不完善引发的共性问题,通过座谈、发函等方式,向市直主管部门提出改进工作建议,推动实现源头治理、批量解决。
创新三种模式,提升评查工作质效
常态评查筑牢防护堤。对当日发生的重点信访事项,由评查小组工作人员按照评查工作要求自行开展评查,当日研判,形成报告,提出建议,当日反馈责任单位,推动及时整改。
集中评查破解中阻梗。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重点信访事项集中复盘评查,对问题突出的单位,采取“走下去”方式,由市信访局负责同志带队,到相关县市区、市直部门开展集中评查;对其他部分重点信访事项,采取“请上来”方式,邀请专家、律师等,在市信访局进行集中评查。
专项评查攻克骨头案。针对“四应四不”突出问题,创新开展市政府常务会集中研究评查典型案例模式,在全市范围内选取“应受理而不受理”“应办理而不办理”的典型案例,提报市政府常务会研判评查,市信访联席办跟踪督办,以点带面推进类案批量解决。针对涉法涉诉信访难题,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法律专家逐案评查,对界定办案存在瑕疵的,由涉案单位负责同志带头包案,及时补正执法瑕疵;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及时予以救助。
强化三个结合,推动成果长效转化
坚持与专项攻坚相结合。通过个案评查推动重点领域治理,针对评查中常见的信访问题,全面梳理住建、人社、卫健、教育、国资、金融监管等13个领域信访类案,结合全省开展的四类信访突出问题专项工作,常态化开展专项攻坚,通过领导接访包案、条块协调联动、会商分析研判等方式,彻底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
坚持与能力提升相结合。评查成果转化需要高素质队伍支撑,通过能力提升工程,将评查中发现的能力短板转化为培训重点,推动信访干部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根据评查中暴露的“办理程序不规范”“调解技巧不足”等问题,开展分类培训。4月份,在全市组织开展信访干部法治化培训,7月份,组织各发展主体、市直有关部门200余人,开展“四应四不“突出问题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市信访干部工作水平和能力。
坚持与责任落实相结合。对评查事项制定整改责任清单,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和整改标准,并通过随机抽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开展整改效果评估,确保整改“不走过场”。每季度对问题突出以及整改不力的责任单位,提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开展集中会商。同时,对评查中发现的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等行为,依规依纪追责问责,有力压实工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