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策指南->政策解读

医保全国“漫游”加速推进

来源:天津信访网 发布时间: 2015-09-06 17:18
缩小 放大 打印

2014年11月1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 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备受关注的异地就医医保结算问题做出实质性准动,回应了社会关切。本刊编辑对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规定和解读进行了综合整理,方便大家了解。

医保全国“漫游”加速推进

2014年9月,家住湖南省郴州市的崔女士致信国家信访局,反映1994年为解决与丈夫两地分居的问题调到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卷烟厂工作,1997年退休后回到郴州居住,现在患有尿毒症,需要每隔两天透析一次,因为是异地医疗,医保报销有困难,希望能将医保转到郴州。
像崔女士一样为异地报销医疗费用发愁的人可不少。日前,三部委出台的《意见》让崔女士们看到了希望。

异地就医以保结算降碍困扰群众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了新一轮医改。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基本建立,为13亿人口织起了看病就医的安全保障网。但光有安全保障网还不够,如何让这张网动起来、活起来至关重要。为解决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时的医疗费用结算问题,早在200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工作作出部署。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27个省份建立了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其中有22个省份基本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一些地方通过点对点联网结算、委托协作等办法,进行了跨省异地就医的探索。但此项工作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与群众期盼还存在差距。该负责人表示:“一是部分地方尚未实现市级统筹,市域范围内还未做到直接结算;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尚不规范;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缺少顶层设计和协调。二是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结算存在手续复杂、垫付压力大等问题下是异地医疗行为缺乏监管,通过伪造医疗票据和就医材料等行为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于以上问题,广大群众感受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尤其是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和需要到异地就医的病患,更是反映强烈。仅从信访渠道表达出来的诉求中便可看到,有希望出台政策的,有催促尽决实施的,有咨询政策规定的,有提出意见建议的,等等。异地就医医保结算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期望值大。广大群众迫切希望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决推进改革,早日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乃至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异地就医医保结算出现实质性突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决定,表明要推动全民医保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按照中央部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急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会同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共同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于2014年11月18日对外发布,对备受关注的异地就医医保结算问题做出实质性推动。

《意见》提出了完善市级统筹,规范省内异地就医结算,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的思路,着眼城乡统筹,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和异地住院费用为重点,依托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分层次推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同时明确了改革时间表:2015年基本实现市级统筹区内和省内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建立完善国家和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2016年全面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加决工作节奏,积极推进。
“据测算,医保省内‘漫游’可以解决90%的异地就医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负责人说,“跨省就医的相对是少数,绝大多数在市内和省内就能解决。”
对于《意见》提出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重点人群是异地安置退休人员,该负责人表示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是指按照户籍政策取得居住地户籍的长期居外退休人员,主要是退休后随子女居住的老人。他们普遍年龄大、医疗负担重,长期不返回参保地,异地就医报销时的“跑腿”和“垫支”问题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因此对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需求最为迫切。同时,这部分人群界限相对比较清晰,也有利于跨省异地就医工作的稳妥起步。

期待全面放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意见》发布后,各大新闻媒体争相进行报道,并发表评论文章,网民纷纷留言点赞,表示这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同时也希望改革加快推进,早日让更多人享受到更方便的医疗公共服务。

对于常年在外地生活的退休职工以及需要去异地就医的病患来说,《意见》的出台是个利好消息,今后他们在外地看病再也不用为了报销的事隋来回奔波了。对此,有评论指出,《意见》的出台回应了广大群众的期盼,将更加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提高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程度,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医保信访问题的发生。

虽然目前《意见》仅规定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的住院医疗费用可以跨省结算,但是全国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的搭建为下一步实现更广大人群更大范围的异地就医结算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全面医保全国“漫游”的速度将大大加决。“下一步,结合户籍和居住证制度改革的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将其他长期跨省异地居住人员纳入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范围,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更好的医保结算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负责人说。

     

  

对于群众关于其他异地居住群体就医难题何时能够破解的疑问,该负责人坦言:“医保全国‘漫游’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跋而就,一定要有序有度。一方面要建立分级诊疗模式,一方面要考虑医保基金的支撑能力。”

对此,专家表示,目前全国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分布尚不平衡,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集中了很多知名的大医院,也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患者。如果不能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一旦完全放开医保“漫游”,将更加剧就医人员向大城市、大医院集中。目前我国医保实行属地管理.一旦异地就医全面放开,人口流出地的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将陡然增大,最终会影响其他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待遇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全面实现医保全国“漫游”,专家建议,国家应尽快完成医保的省级统筹,积极调配各级资源、合理平衡地方利益,从根本上打破异地就医结算的制度瓶颈。此外,还需遵循“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诊疗政策,形成“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网络。同时,要完善异地就医管理手段,互相配合,实时监管参保人员就医及医院诊疗行为,避免过度医疗等违规现象。 本文摘自《人民信访》2015年1期 作者:李晓东

相关链接: 《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

  

分享到: